回族地域文化:民歌花兒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適婚年齡屬兔女和哪個生肖最配
回族文化中回族的民歌一直是回族人民最喜愛的,在回族民歌中特點最鮮明的就是回族花兒,回族花兒是一種山歌,在回族人們的習俗中,他們習慣在婚禮及非常喜慶的聚會上演唱花兒。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回族地域文化之民歌花兒吧。
花兒其實是學術界的一種叫法,我們當地人叫做“漫花兒”,更準確地說叫“漫花”,由於當地發音多帶“兒”音,所以“漫花”外人聽起來就是“漫花兒”瞭。從叫法上就道出瞭“花兒”的關鍵在於“漫”,與我們常說的“漫談”有異曲同工之妙。到瞭“花兒會”這天,青年男女就會背上幹糧,到附近的山中去“漫花兒”,類似其他地方的趕廟會或踏青。他們以歌會友,或單打獨唱,或一問一答,互相對唱,總之不拘泥於任何形式,非常自由而“散漫”,所以叫做“漫花兒”。
花兒又名少年,是流傳於西北地區的多民族民歌,因歌詞中將青年女子比喻為花兒而得名。花兒產於甘肅臨夏,並流行於甘、青、寧、新等地區,唱詞浩繁,文學藝術價值很高,被人們稱為西北之魂。作為花兒的發祥地和最主要的傳唱地,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和岷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傢協會授予“中國花兒之鄉”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