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民歌被稱之為民族文化的載體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生肖兔夫妻間和睦相處之道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和精神支柱,也是一種力量,而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它代表著這民族的歷史以及一些傳統習俗。而在彝族文化中,彝族民歌是彝族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是傳承彝族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
那麼,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彝族的民歌吧!
彝族分佈於雲南、四川、貴州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彝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六種方言。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國最早的音節文字,其中比較通用的有一千多個。
彝族民歌是彝族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是傳承彝族文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記錄瞭彝民族的歷史、科學、生產生活、傳統習俗、哲理、等豐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彝族民歌有各不相同的品種,而概括起來,則大體上可分為敘事歌、山歌、情歌、舞蹈歌和兒歌等幾大類。
敘事歌大都屬於風俗性的彝族民歌,既可用以演唱有關創世造物、民族歷史,又可用於祭龍、祭山等禮儀活動。總的來說,這類民歌都有較強的宣敘性,故一般結構短小,音域不寬、旋律變化也不太大。
山歌類民歌大都具有節奏自由、音域寬廣、旋律起伏跳蕩的特點,且有的曲體結構相當復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紅河江內彝族的“四大腔”即海菜腔、莎莜腔、五山腔和四腔),屬四種結構長大的套曲式山歌。這類結構復雜、篇幅長大的山歌,在我國民歌中亦為罕見。此外,彝族山歌的演唱形式多種多樣,有獨唱、對唱、重唱和一唱眾和、或在同一首山歌中,幾種演唱形式兼而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