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裝節,彝族的時裝表演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測你何時遇到你一生的伴侶?
凝聚著古老悠久歷史和濃鬱古樸民族文化風情的彝族“賽裝節”,起源於古老的祭祀和“夥頭”交接慶典活動,伴隨著滄海桑田的歷史變遷,已經走過瞭六百多年的歲月,是彝族文化的重要傳統習俗,具有獨特的文化氣息。
那麼,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彝族的賽裝節吧!
賽裝節簡析
賽裝節即彝族少女的時裝表演,楚雄彝州有兩個地方有賽裝節。一個是永仁縣直苴村的賽裝節,時間為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日。一個是大姚縣三臺鄉的賽裝節,時間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賽裝節為居住分散,平時很難有機會相聚相識的青年男女提供瞭一個表白愛情的機會。而姑娘們最能顯示自己的魅力,就是看誰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裝,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繡,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兩年的時間。因此,誰的衣服多、花樣好,誰就會被看作是勤勞能幹、心靈手巧的人。
賽裝節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朝裡若、朝拉若從月利巴拉來到直苴腹地泥澤薄打獵,發現這裡山青、水秀、土肥。於是感慨地說:“要是在這裡種上谷子,一定是連年大豐收,吃也吃不完。”當他們彎下腰來,想痛飲那清甜的泉水時,箭筒裡滾出瞭三顆飽滿的谷粒。兄弟倆顧不上喝水,趕忙撿起谷種撒到一個泥塘裡,並祝願說:“如果這裡是鄉親們能夠安居的地方,那麼但願三顆谷種能長成三大叢,穗頭有馬尾巴那樣粗、那樣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