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房,富有地域特色的藏族民居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十二星座什麼時候覺得單身狗當膩歪瞭
由於受氣候與環境的影響,藏族的居住建築大部分是用亂石壘砌或土築,由於形如碉堡,所以被取名為碉房。碉房是藏族具有特色的一項建築,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也是藏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面讓我們來瞭解下富有地域特色的藏族民居碉房。
1、碉房介紹
藏族主要分佈在西藏、青海、甘肅及四川西部一帶,為瞭適應青藏高原上的氣候和環境,傳統藏族民居大多采用石構,形如碉堡,所以被稱為“碉房”。
碉房一般有三到四層。底層養牲口和堆放飼料、雜物;二層佈置臥室、廚房等;三層設有經堂。由於藏族信仰藏傳佛教,誦經拜佛的經堂占有重要位置,神位上方不能住人或堆放雜物,所以都設在房屋的頂層。為瞭擴大室內空間,二層常挑出墻外,輕巧的挑樓與厚重的石砌墻體形成鮮明的對比,建築外形因此富於變化。
藏族民居色彩樸素協調,基本采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土黃色,石塊的米黃、青色、暗紅色,木料部分則塗上暗紅,與明亮色調的墻面屋頂形成對比。粗石壘造的墻面上有成排的上大下小的梯形窗洞,窗洞上帶有彩色的出簷。在高原上的藍天白雲、雪山冰川的映襯下,座座碉房造型嚴整而色彩富麗,風格粗獷而凝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