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傳傢之寶”之稱的畬歌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谷神星宮位:谷神星在第五宮
“畬歌”是畬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畬族,幾乎人人都會唱畬歌,習慣用唱歌的形式來表達,並且形成瞭一部分獨特的民族歌會。畬族的民歌具有重要的傳承意義,被國傢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裡。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畬族有唱山歌的習慣,但並不瞭解“畬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下,具有“傳傢之寶”之稱的畬歌。
畬族民歌的藝術特色
畬族民歌按題材內容大致可分為敘事歌含神話傳說歌和小說歌)、雜歌含愛情、勞動生活、傳授知識、倫理道德、娛樂生活等內容)、儀式歌含婚儀歌、祭祖歌和功德歌等)。
畬族民歌的曲調大致可分為山歌調和師公調兩大類。山歌調包括:福寧調、福鼎調、霞浦調、羅連調、麗水調、景寧調、龍泉調、文成調等。師公調包括念誦調和配合做公德動作的歌唱。
畬族山歌多用假聲歌唱,按唱法的不同,有平講調、假聲唱、放高音等三種變化。在福建省寧德北部的七都、八都、九都等地,還有一種“雙音”的歌唱形式。由男女二人用同一歌詞演唱,曲調之間形成支聲式、模仿式或和音式關系。此種唱歌形式曾有一段時期盛行,代表曲目有《風吹竹葉尾提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