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不可言的傈僳族葫蘆笙舞樂和葫蘆笙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天蠍座和摩羯座配嗎
千百年來葫蘆笙舞樂和葫蘆笙給傈傈族的人民帶來許多快樂,是傈傈族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對傈傈族文化有著重要的影響。葫蘆笙舞樂和葫蘆笙是傈傈族的原生態音樂,而葫蘆笙的制作歷史悠久,生產年代目前已無法考證瞭,葫蘆笙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下面就讓我們來瞭解下妙不可言的傈僳族葫蘆笙舞樂和葫蘆笙。
傈僳族葫蘆笙的由來
傳說,很早前有個傈僳族老漢,得瞭五子,結果五子全亡,老人悲痛欲絕,特地來砍紫竹,割來葫蘆,做成長短不一的象征五個兒子的五管葫蘆笙,最長的一管象征老大,依次推。以後,為懷念兒子,老人天天吹葫蘆笙來寄托自己的哀思。
傈僳族葫蘆笙的發音特點和原理簡述
葫蘆笙的吹奏要靠送氣和用有效手指部分手指和手掌用來把持樂器)按動對應位置的奏音孔來實現,如果不用手指封閉這些孔,無論如何送氣都不會使葫蘆笙發出聲響,這種共振現象的運用是該種樂器的基本發音控制原理,為使旋律更婉轉,如遇到有顫音時,靠右拇指快速按動樂管背端來實現。
傈僳族葫蘆笙的特色
傈僳族葫蘆笙規則長短不一,最長的一般在一尺五左右,最短的約五、六寸。葫蘆笙有戴帽或不戴帽的之分。戴帽的音色飽滿、圓潤,不戴帽的音色清晰、明亮。戴帽不戴帽可根據吹奏者的興趣而定。此外,傈僳族葫蘆笙還有大小調之分。大調多為徵調音階,小調多為羽調音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