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的文字文化及歷史介紹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最沒有節操的三大生肖女
文字的使用是文明產生的標志,文字是人們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包括瞭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而滿族也是我國擁有文字的少數民族之一。
那麼,在滿族文化中,滿族的文字文化及歷史是如何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滿族人最初是沒有文字的,滿語來源於古代女真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滿語支,是典型的黏著語。滿文是1599年清太祖命滿族語言學者額爾德尼借用蒙古字母創制的新型文字,被稱為“老滿文”“無圈點滿文”或“額氏滿文”。
1632年清太宗皇太極又命另一位學者達海加以改進。在字母右側上加“圈”加“點”,以更加方便讀寫。被稱之為“有圈點的滿文”、“新滿文”或“達氏滿文”。
滿族人在入主中原之後,在經濟、文化、生活上與漢族交往密切,逐漸學習漢族年代久遠的語言、文字。對漢字學習和應用的普遍性,使提高書寫藝術性成為必然趨勢,一批滿族書畫愛好者隨之出現。到瞭康、雍、乾三朝,直至嘉慶年間,滿族上層社會書法傢以群體規模登上文壇。
除一些語言學者和東北地區部分村落的滿族老人之外,滿族人通用漢語。新疆的錫伯族人通古斯民族)使用的錫伯文是民國36年1947年)在滿文基礎上改變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