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震驚世界的藝術瑰寶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12星座女生最忌諱問什麼問題
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傢,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尤其少數民族他們能歌善舞,隨著歷史文化的沉淀,從而使他們形成瞭獨特的藝術文化。侗傢人把歌當作瞭精神食糧,他們可以不吃飯不喝水,但是他們不能不唱歌不跳舞,他們認為歌就是和別人溝通交流的工具,他們視歌為寶。
一、侗族文化的歷史發展和現狀
侗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的一員,據傳是古代越人的後裔,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其主要聚居在我國貴州、湖南、廣西等省,現有人口二百六十多萬,主要從事農業和林業生產。而在貴州省的黎平縣是全國侗族聚居最多的縣,有侗族人口三十五萬。侗族居住的地方不僅風光秀美、民風淳樸,而且侗族也是一個極富創造性的民族,有民諺說:“侗人文化三樣寶:鼓樓、大歌花橋。”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見、摸不著,隻能用耳朵和心靈去捕捉與欣賞的民間音樂。由於以前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許多優秀的文化傳統、生活習俗、社交禮儀等都是靠著優美的歌聲一代一代往下傳,“漢人有字傳書本,侗族無字傳歌聲;祖輩傳唱到父輩,父輩傳唱到兒孫”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實寫照。侗族大歌歷史久遠,它的形成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早在宋代已經發展到瞭比較成熟的階段,宋代著名詩人陸遊在其《老學庵筆記》中就記載瞭“仡伶”侗人自稱)集體做客唱歌的情況:至一二百人為曹,手相握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