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傢族趕年節,土傢族的獨特文化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鬧鬧每周星座運勢2.12-2.18
土傢族既有和其他民族相同的節日,比如春節、元宵、中秋、端午、重陽等,也有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節日,比如趕年節、六月六等。
那麼土傢族文化中的趕年節是什麼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過趕年”即比漢族提前一天過年,月大是臘月二十九,月小是臘月二十八。提前一天過年的原因,主流說法是: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7年),真值年關將近,朝廷傳來聖旨,急調土司地區土兵赴蘇淞協剿倭寇。軍令如山。計算路程,要按時到達指定地點,不等過年就得出發。為瞭使這些馬上就要離開傢鄉、開赴前線的土傢官兵過瞭年再走,各路土司王商量過後,覺得提前過年。後來,幾路官兵如期抵達東南沿海前線,並立下赫赫有功。土傢人為紀念這個有意義的日子,每逢過年都要提前一天,久而久之就成瞭習俗。與“過趕年”相關,因為提前吃瞭年關飯就要上前線打仗,吃飯的人多,所以用甑子蒸飯。從此,土傢人過年時不管傢夥總人多人少,傢傢戶戶有用甑子蒸飯的習俗。
桑植土傢族和永定區茅崗一帶的土傢人殺年豬,則有蓋蓑衣的習俗。相傳某年年關將近,山寨貧困百姓還沒有過年米、過年肉,眼見土司頭人傢中紅燈酒綠,寨內青年悄悄將頭人傢的一頭肥豬抬回山寨殺瞭,還沒來得及開膛破肚,頭人帶人挨傢挨戶搜查來瞭。大傢急中生智,將死豬抬上床鋪,蓋上蓑衣,假意裝“死人”,床邊圍瞭好些人假裝含悲哭泣,騙過瞭頭人。從此,殺年豬蓋蓑衣就成瞭一方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