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傢族民間的一種傳統技藝:哭嫁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測你被強吻的時候內心通常想什麼
通常嫁人是一件喜事,本來是要高高興興出嫁,但是在土傢族文化中,哭嫁卻是一種習俗,如果土傢族姑娘不哭的話,是不允許出嫁的。
那麼,土傢族哭嫁習俗是怎麼樣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土傢族哭嫁的由來
土傢族哭嫁據《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及明《思南府志》載,在秦漢以後即有土傢族人在此開墾耕耘、繁衍生息。古時,土傢族的婚姻比較自由,隻要男女雙方願意,並征得族中土老師的準許,便可訂親、婚娶。隨著封建禮教的發展,土傢族的自由婚姻和其它民族一樣,也逐漸被包辦婚姻所替代,講求“父母之命、媒約之言”,“門當戶對”等條件。
與此同時,土傢族姑娘對包辦婚姻不滿而衍生的哭嫁現象就逐步表現出來並發展成內容豐富的文化現象。直至解放後,包辦婚姻的現象才得到基本遏制。不管婚戀形式如何發展,土傢族姑娘在出嫁前亦喜亦悲的揮淚慟哭卻亙古不變。即使在民族交往頻繁,文化滲透迅猛的今天,土傢族姑娘在出嫁前也要向前來賀慶的親朋好友獻上一曲曲悲歡離合的哭嫁歌。
土傢族哭嫁的過程
新娘一般在婚前一個月開始哭嫁,也有在出嫁前二三天或前一天開始哭的。娘傢人邊為她置辦嫁妝,邊傾訴離之情。會哭的姑娘則一個月內不哭重復,要哭祖先、哭爹媽、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