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年”的社會與文化價值體現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物以類聚 屬虎身邊都聚集瞭什麼人
“苗年”是苗族最隆重的節日,“苗年”一般是一年一次,不過各個地方苗年的日期不大一樣,在過“苗年”的時候,傢傢戶戶都要準備豐盛的年食來過年。
那麼,在苗族文化中,“苗年”有什麼社會與文化價值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苗年”節日早晨,晚輩將做好的美味佳肴、虔誠地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些酒以示對其辛苦耕作一年的酬謝。姑娘們身著色彩鮮艷、風格各異、刺繡鑲邊或挑花的蠟染衣褲或長短百褶裙,佩戴著引人註目的耳環、手測釧等多種銀飾物,與英俊的小夥子們跳起踩堂舞男的吹蘆笙,女的排成弧形翩翩起舞)。入夜,大銅鼓聲傳遍整個村寨。
外村寨男青年手提馬燈吹著笛子來到村寨附近的“遊方”場去遊方又稱“坐妹”、“坐寨”、“踩月亮”等,即青年男女的社交戀愛活動),村村寨寨歌聲不斷。通過對歌,鐘情男女便由定情之物——繡有鴛鴦的錦花帶連接在一起。“苗年”突出的民族特征使其具有巨大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
1、“苗年”具有維系苗族民族特征和民族認同感的重要價值。作為苗族人民自己最為重要的節日,“苗年”在這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