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文化:苗族醫藥起源及發展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改變自己?先看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苗族的醫藥起源於數千年前,有自己的醫學理論體系,是苗族人在長期與疾病的鬥爭中積累的醫療經驗,具有濃厚的苗族文化特色。
那麼,苗族醫藥是如何起源及發展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苗族醫藥的起源很早。苗族民間有“千年苗醫,萬年苗藥”之說,而苗族醫藥見諸史籍的時間也很早。西漢劉向在《說苑·辨物》中說:“吾聞古之為醫者曰苗父。苗父之為醫也,以營為席,以芻為狗,北面而祝,發十言耳。諸扶之而來者,舉而來者,皆平復如故。”“苗父”者誰?有的學者認為:“劉向《說苑》說上古有人名苗父,……這個苗父就是黎、苗族的巫師巫醫),巫師治病主要是祈禱禁咒術,但也逐漸用些酒、草等藥物”。
有的學者認為,漢族文獻所記的苗父,就是苗族傳說中的“藥王爺”。湘黔交界的苗族人民說,藥王爺是一個周身透明、狀如玻璃、有翼能飛的神人,他不畏艱難險阻,披星戴月為人民“岔稅岔嘎”東部苗語即“尋找藥方”),這個傳說流傳很廣,苗族東西部地區均有“一個藥王,身在八方;三千苗藥,八百單方”的歌謠。
至今黔西南州安龍、貞豐、晴隆等地的苗醫,還非常崇敬“藥王”,在行醫過程中治好病,就要以殺雞祭祖的方式來敬祭“藥王”。這個傳說同《淮南子》記載的“神農嘗百草”的傳說非常類似,《山海經》雲:“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其中“有翼”和“有翅”、“透明”的傳說,均是神話時代苗族先民的特征,這說明苗族醫藥是起源於上古神話時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