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紛呈獨特的蒙古婚俗文化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最愛裝有錢的星座窮小子
蒙古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遊牧民族。長期的遊牧生活也使其形成瞭與中原地區全然不同的蒙古民族文化。其中蒙古族的婚俗更是獨具特色,別許多開生面的婚俗形式更是令人感到驚艷。下面就讓小編我來為大傢介紹下色彩紛呈的蒙古婚俗文化吧。
一、蒙古族婚俗簡介
蒙古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有同姓不婚的習俗。過去婚姻多由父母包辦,普遍送彩禮、陪嫁。解放前,王公、貴族,牧主,地主也有一夫多妻的習俗。在個別地區還存在著兄終弟繼、招婚入贅、名義夫婦、姐妹倆同嫁兄弟倆的風俗。蒙古族的傢庭,一般以夫妻和未婚子女組成,兒子成傢後,通常另立蒙古包,住在父母的蒙古包附近,共同走“敖特爾”遊牧)。但在農區、半農半牧區也有幾代人同處一室的大傢庭。在財產繼承上,過去的貴族一般是長子繼承,平民是幼子繼承的較多,因為分傢首先分出的是長子,留幼子繼承“火灶”。阿拉善地區,未出嫁的女兒、外甥和贅婿以及出傢的喇嘛都可繼承財產。
蒙古族的婚禮都要經過媒人說親、相親、訂婚、娉禮、許婚筵、迎親、送嫁、行見阿姑之禮、舉行結婚等較為繁復的程序。蒙古族由於分佈廣闊,各地婚俗形式各有差異但都非常隆重、熱鬧。東部地區接親時新娘坐轎車,大門口對歌,洞房門口致頌詞、祝詞,更為精彩的是歡送送親賓客時搶新郎的帽子,以試雙方的機智、勇敢和坐騎快慢。這既保留瞭傳統習俗,又表現瞭農區特點。西部牧區接親時新娘騎馬,整個婚禮儀式充滿瞭牧區特點。西部牧區婚禮中最為熱鬧而又比較完整地保留傳統習俗的是鄂爾多斯婚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