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摩梭族走婚的由來
摩梭族是寧蒗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據調查,在四川省和雲南省邊界兩側,住著近四萬的摩梭族人,主要集中在魅力的瀘沽湖畔。而摩梭族的走婚習俗更為聞名世界,至今仍完整的保留著,對於走婚你知道些什麼呢?
那麼,下面就隨小編從民族文化的角度去看看吧!
相傳,有一個摩梭人傢,主人叫達達阿若,他有兩個孩子,姑娘叫納木阿甲咪,弟弟叫紅裡關庫若。姐弟倆從小相依為命。父母又相繼去世後,姐姐又遠嫁他鄉,傢裡隻剩下年幼的紅裡關庫若,隻得靠乞討為生。13年歲月流逝瞭,紅裡關庫若長成瞭一個英俊的好獵手。一天,他挎著弩弓,背著箭囊,牽著獵狗上山打野牛。翻過九座大山,涉過七條大溝,野牛失蹤瞭,獵狗也丟失瞭。
夜幕降臨,他燃起一堆火,睡在巖洞裡。第二天,他跟著狗腳印尋找,到瞭一傢正在大辦酒宴的院門口。原來,這傢人正在為兒子舉行穿褲子儀式。為瞭消除主人的疑心,他問這傢主婦是否見到他的獵狗,主婦說沒有見到,正當他坐在門檻邊失望之時,心愛的獵狗搖頭擺尾跑到瞭他面前。
主人傢忙著接待賓客,沒有人理會他。三百人的酒宴上沒有他的位置,三十人的茶宴上沒有他的名字,貴賓的行列裡沒有他的身影,祝福的人群中沒有他的聲音,他獨自憂傷,覺得好淒苦。可當達巴念到祖譜時,他呆住瞭,他的疑團解開瞭,女主人就是自己苦苦尋找的姐姐,他又悲傷又憤怒。這時,兩位敬茶敬酒的姑娘來到他面前,他端起酒碗,氣沖沖地說:“一傢之中舅為大,可我喝的是別人喝剩的殘酒;獵狗認出瞭自己的親人,人卻認不出自己的弟弟,動物都自己的主人,人還不如動物,我是達達阿若的兒子,他把殘酒剩茶潑在她傢院壩,憤然離去。
他走到對門的坡上,斜披著披毯,手叉著腰間的長刀,悲憤地歌唱童年的生活,歌唱姐弟的情誼,歌唱母親的養育之恩。女主人聽瞭歌聲,知道他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親弟弟,於是跑出傢來追趕,挽留他多住幾日,希望得到他的原諒。可他哪聽得進姐姐的話,轉身就走,姐姐眼看語言無法打動弟弟的心,就抓住他的箭囊,他甩掉瞭箭囊;姐姐又抓住他的右衣角,他又拔刀割掉右衣角;姐姐又抓住他的披毯,他再次拔刀割去披毯角,揚長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