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蒙古族的生活習俗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12星座害羞的表現,不隻是臉紅!
蒙古族為中國少數名族中的主要民族之一,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落統一瞭蒙古地區,逐漸成為瞭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是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其民族的風俗習慣具有鮮明的民族烙印。
那麼,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從蒙古族文化的角度去瞭解一番吧!
飲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主要生產方式。以奶和肉類食品為主,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食品和待客佳肴。遼寧遼西的蒙古族比較早地從事農耕生產,所以在飲食上既保留瞭蒙古族的傳統食俗,還有一些東蒙地區獨特的美食。如全羊湯、“手把羊肉”、蒙族餡餅、喇嘛糕等。
所謂的全羊湯,就是將新鮮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腸等下水,切成條狀,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後放上各種佐料食用。味道鮮美可口,頗受人們的喜愛。全羊湯原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飲食,現在已成為遼西阜新地區待客的一種美食,尤其是在農歷“立秋”這天,人們大都會食用,俗稱“搶秋膘”。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須選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殺,剝皮入鍋,放入佐料,進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