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濃鬱民族色彩的侗族日常食俗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測那個你沒追到的人會被你惦記多少年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傢,具有悠久的民族歷史。民族文化也各有其獨特性。民族飲食習俗就有濃厚的文化底蘊,這些飲食習俗都是從古代就流傳至今的。今天帶大傢走進侗族文化,讓大傢品嘗不一樣的人間美食,吃貨們準備好瞭嗎,趕緊過來吧。
侗族食俗-基本簡介
侗族分佈在中國南部貴州、湖南、廣西三省區)毗鄰處。侗族種植水稻,稻田養魚,魚糧兼營。出產木耳、侗族香菇、玉蘭片、西瓜等。侗族地區大多日食四餐,兩飯兩茶。飯以米飯為主體。平壩多吃粳米,山區多吃糯米,糯米種類很多,有紅糯、黑糯、白糯、禿殼糯、旱地糯等等,其中香禾糯最有名。他們將各種米制成白米飯、花米飯、光粥、花粥、粽子.糍粑等,吃時不用筷子,用手將飯捏成團食用,稱為吃摶飯。
侗族食俗-飲食習慣
侗族一般習慣於清晨做好一天的飯菜,帶上山去食用。其中香禾稻做成的摶飯尤為甘美,有一傢蒸飯,全寨剽香之說。侗族人喝的茶專指油茶,它是用茶葉、米花、炒花生、酥黃豆、糯米飯、肉、豬下水、鹽、蔥花、茶油等混合制成的稠濃湯羹,既能解渴,又可充饑。與飯、茶配套的,還有蔬菜、魚鮮、肉品、瓜果、野味、菌耳和飲料,食源廣博而異雜。蔬菜大多制成酸萊。制作酸菜有壇制和筒制兩種,壇制是指將淘米水裝入壇內,置於火塘邊加溫,使其發酵,制成酸湯,然後用酸湯煮魚蝦、蔬菜,做為日常最常見的菜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