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佈依族山歌特色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需要借錢的時候這些星座最好說話
佈依族是中國西南部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其蘊含濃厚民族色彩的佈依山歌最為出名,佈依山歌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常常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方式演唱各種悅耳動聽的山歌,以表達自己的愛好和情感。那麼,你知道佈依山歌有什麼樣的特色麼?
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從佈依族文化的角度去看看吧!
從佈依山歌的結構形式、演唱方式和傳統習慣來看,佈依族山歌主要分為小調和大調兩種形式。小調山歌結構簡單、用較低的聲調和較快的速度來唱,分獨唱、對唱、和唱三種格調,女性多用這種唱法。
大調是用很高的嗓音和較慢的速度表達,使相隔較遠的人都能聽到,其尾音較多較長,其演唱形式比較復雜,由1人領唱“頭歌”和“合唱”兩部分組成,曲調變化豐富,旋律奔騰豪放,一般多在比較大和莊重的場合中表現大調唱法。佈依族山歌的小調、大調藝術性很強,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形成瞭“悠揚委婉、穩中有變、清新脫俗、以情帶聲、聲情並茂”的藝術風格,增強瞭山歌的藝術感染力。
望謨縣現有的17個鄉鎮161個行政村1000餘個村民組中,因環境、方言、民俗的不盡相同,人們對山歌的聲調表達也不一樣。桑郎鎮的山歌聲調是八勒調,打易鎮長田村一帶的聲調是“馬菠蘿”調,地處江邊的油邁瑤族鄉有“沿江小調”的山歌,坎邊鄉則是“尤乖”調和“由阿勒”調的發源地,再加上復興鎮“小調1”和“小調2”山歌,使望謨縣的佈依族山歌音調顯得十分豐富。中央民族歌舞團、貴州省民族歌舞團和音樂學院等專業文藝團體和專傢都曾到望謨來采風,對挖掘的山歌資源進行整理歸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