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形式多樣的民間音樂文化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十二生肖是如何度過愛情的空窗期
白族是一個融合多民族文化的少數民族,白族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推移中,不斷繼承與發展本民族文化,同時又吸收其他民族優秀文化,因此,便形成瞭一個多姿多彩,色彩鮮明的文化特色。今天我們著重看一下白族的民間音樂,下面隨小編一起走進白族,看一下形式多樣的民間音樂文化吧。
白族簡介
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國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餘散居於雲南昆明、元江、邱北、南華、麗江、蘭坪、碧江、維西、保山、瀘水等縣以及四川西昌、貴州畢節地區。人口1131124人。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通用漢文。白族文化與中原漢族文化的交流源遠流長。據史載:唐貞元十六年,南詔王異牟尋曾組織過龐大的樂舞隊,赴長安向唐皇室進獻歌舞,演出《南詔奉聖樂》。
在此以前,唐皇朝也曾向南詔王贈送過“龜茲樂”和“胡部樂”。明代實行屯田、移民的政策,大量漢族人民遷居大理地區,和白族人民共同耕耘於洱海岸邊。在長期共同生活中,白族民間音樂和漢、普米族的民間音樂相互交流,形成瞭密切的聯系。白族的民間傳統節日:春節、三月街、繞三靈、火把節、石寶山歌會、耍海會農歷八月八日)等都是民間歌舞的盛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