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乳源瑤歌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屬鼠的人用什麼顏色的筆招財
瑤族文化大傢瞭解多少呢?不過所有人都知道瑤族是一個熱愛歌舞的少數民族,無論是生活娛樂,還是祈福驅魔,尋找伴侶,在任何時候,都是歌聲繚繞於這個淳樸的大山裡。你想學山歌嗎,想感受一下這大山裡的文化氣息嗎,那就趕緊隨小編一起看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乳源瑤歌吧。
乳源瑤歌的歷史淵源
根據口傳和有關文史資料記載,具體可以追溯到16世紀時的瑤族進山五位祖先:盤安衫、鄧法迎、趙俊一郎、趙松二郎、趙應三郎。由於生活環境的變遷,由平原轉入山地,山歌也隨平地的柔和、平穩的旋律演變為大山的高聲吶喊形式。
據老藝人口傳:“當時的一首歌傳遍瞭三州五十峒”。由此,瑤民世代生活在高山峻嶺之中,為紀念古人和在生活中取樂、或傳情、或驅趕孤獨和心魔,山對山大喊是必不可少的,以祈求借助山外神靈,感動野鬼恩賜神力,並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定居群居於南嶺山中後,隨著歲月的流失、祖祖輩輩生活在大山裡的瑤人,生活及其樸實單純,習慣瞭大自然賜於的滿足,與世無爭,得天特厚。這時期的“賽花柄”進化到日常生活習俗中,成為自編自唱、對唱、交流感情的第二語言。明、清時期、瑤族山歌“賽花柄”到瞭鼎盛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