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人要把前面頭發剃掉 看瞭便知
文章分類:文化
你也會想看的:屬牛最驕傲的年齡大解密
喜歡看肥皂劇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裡面的清朝人頭發一般都是留著辮子,把前面一半的頭發給剃光光。其實這種發型十分的難看,不過你們知道清朝人這樣剃頭發嗎?本期的歷史故事,為你解析。
清朝人把前面的頭發剃掉留下不同時期長度粗細不等的辮子,除瞭不遮擋視線、對大自然的崇拜及薩滿教的影響,還有剛入關時的一種發型說法:“金錢鼠尾”。“隻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也有人說,留的辮子細長,要能從銅錢孔中穿出,所以才那麼叫。總之就是腦門心留一小撮頭發,然後梳一條小辮兒。
順治四年廣州“易服剃發令”說“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另一方面就是威脅,不挨剃刀,就挨屠刀。明朝有個遺民說:“時剃頭令下,閭左無一幸免,金錢鼠尾,幾成遍地腥膻。”而且,不剃要殺頭,剃得不對也要殺。也就在順治四年,江南滸墅關有個叫丁泉的平民,因為“周環僅剃少許,留頂甚大”,盡管他“無奸宄之心”,但因為“違同風之化”,還是被“著就彼處斬”,連帶著縣官、傢長、鄰裡也受瞭牽累。